翁国生:“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一生的追求”

  徐继宏,  从艺50年,作为演员,他塑造了无数个精彩的舞台角色;作为导演,他执导了百余部观众喜爱的舞台作品;作为院团长,他为戏曲事业发展苦心经营;他通过不懈努力,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文华导演奖”等奖项……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京昆武生和戏曲导演翁国生一直在路上。,  翁国生从小就在京昆界老艺术家的熏陶和关爱下成长。11岁开始跟着周荣芝学演...

当传统观演文化遭遇短视频时代的新挑战

  拍照、打卡、分享……这些短视频时代大众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行为,一旦进入到影院和剧场等特定文化空间,便引发了强烈的化学反应。,  分歧由此出现:反对者认为其干扰了观演秩序,赞成者认为其助力了文化传播。二者各执一词,其背后是不同文化需求的碰撞及各自的合理性。,  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线上线下能否和谐共生?本期文艺圆桌,我们邀请学界、业界代表对此展开讨论。,...

重庆大足:石刻传奇,湖光诗韵

  光明网讯近日,参加2024全国百家融媒重庆行的记者们首站踏上了探索大足的旅程,将一起揭开大足的神秘面纱,探寻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品味其迷人的自然风光。,  千年石刻诉古意,世代传承谱新篇,  记者步入大足石刻球幕影院,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历史空间。抬头仰望,球形幕布如同苍穹般广阔,光影交织中,千年石刻的精美细节一一展现。该影院通过...

中国音乐“走出去”:接地气才能有人气

  【观者有心】,  古筝、二胡、笛子等中国乐器表演走红外国街头,中国音乐“走出去”:接地气才能有人气,  作者:李剑(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如果你去法国巴黎旅游,在埃菲尔铁塔下,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位中国女孩:她身着汉服,挽着发髻,用古筝弹奏着各种中国音乐作品——从她指尖流淌出的既有《渔舟唱晚》等中国古典名曲,也有《赛马》等传统民乐,还有《青花瓷》等...

《春色寄情人》:以爱之名 书写现实

  作者:刘文暄(湖南省电影评论协会会员),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春色寄情人》以生活遭遇变故后成为遗体整容师的陈麦冬和因车祸致残,孤身在大城市打拼,成为职场精英的庄洁为主角,讲述二人以爱温暖彼此的故事。作品将爱情故事放置在小镇南枰舒缓治愈的叙事空间内。除了表现主人公,还塑造了陈奶奶、廖涛、庄研、何袅袅等一组亲切真实的小镇群像,围绕他们的工作生活展开对社会议题...

IP有多强 电影产业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

  【文艺观潮】 ,  作者:李志敏(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西省委党校文化与科技教研部副主任),  近年来,IP成为电影业的热门话题。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意为“知识产权”,即所有成名文创作品的统称。具体到电影领域,一方面电影人将音乐、文学等文艺作品转化成电影;另一方面...

《井冈星火》:闪烁崇高的思想光芒

  作者:宋智勤(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红色题材是常写、常拍、常新的创作主题。蕴含家国情怀的电影,最能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踔厉奋发,《井冈星火》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该片用光影艺术再现自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过程。作为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真实写照,这部影片既给观众带来了一堂“解渴”的党史教...

音乐剧《此心安处》:探索虚实相生的舞台呈现

  作者:杨红(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近日,由贵州省歌舞剧院演出的原创音乐剧《此心安处》上演。该剧以贵州省晴隆县三宝乡彝族百姓的扶贫搬迁故事为原型,讲述了此地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民间舞蹈“阿妹戚托”如何传承与发展。该剧通过实景为主,穿插虚景,虚实双景并置的多样空间形态建构舞台空间,设计独具匠心,展开叙事的同时表达了虚实相生的中国传...

热门故事如何驱动大视听产业的跨媒介叙事

  卢蓉,  观点提要,  文娱领域自产业链上端,以内容IP为核心驱动,向周边产业辐射、延伸的全产业链格局已经打开。,  关注当代媒体格局中的叙事扩展现象,有助于我们认识未来媒介的语言特征和叙事机制,重组媒体融合的生产流程和传播结构,也将极大地有助于我们学会在一个更大的故事场域中建构全新的文化感知视角,引导内容供给与传播的发展方向。,  最近两年,以热播...

《我的阿勒泰》:原野、星空和时间的芳香

  李宁,  近期,由作家李娟散文作品改编而来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热播,且反响不俗。李娟的写作始终不脱对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书写,生长于斯的她细致入微地描绘周遭的生活,以朴素鲜活的生命经验去思索人与世界的关系。,  散文的影视改编并非易事。《我的阿勒泰》在国产剧中首开先河,尝试以较为清晰的人物关系与故事逻辑连缀起散落在《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等多本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