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在南宁召开。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出席会议。自治区主席蓝天立主持会议。自治区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来自全国学会的彭寿、罗锡文、赵中伟、季维智、高从堦、蒋兴伟、李克强、吴义...
7月2日,在“元脑中国行”全国巡展成都站上,四川并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并济科技)、四川省天府云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能投天府云)与浪潮信息联合宣布,由三方共建的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正式投运,将成为成渝枢纽的重要算力节点,以智算力支撑成都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推动千行百业“智改数转”。,, 算力攻坚,打造千亿人工智能产业, 实施算力支撑能力攻...
7月3日,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创中国”广西行科技经济融合论坛在南宁市举办。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出席论坛,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廖品琥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全国学会、省市科协、省级学会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直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地市党委政府等单位的代表200余人参加论坛。, 论坛集中展示了“科创中国”服务广西的阶段性成果;组织相...
7月2日,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通用大模型未来演进路线——数据、算力、算法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论坛由中国科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自动化学会承办。,, 论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秘书长、武汉大学教授张俊和广西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双丰主持。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少远,广西科协兼职副主席、广西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
光明日报北京7月3日电(记者靳昊)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为空间站舱外管路、电缆及关键设备安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并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出舱航天员叶光富、李聪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截至...
, 7月3日上午,“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和“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双双亮相山东青岛奥帆中心码头,举办为期一天半的公众开放日活动。“极地”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图为“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靠泊在青岛奥帆中心码头。新华社发(张进刚摄),...
作者:王苗苗(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近年来,新兴技术对社会创新活动的基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为了理解人工智能在社会创新中的影响和潜力,世界经济论坛(WEF)于今年4月发布《人工智能的影响力:人工智能在社会创新中的作用》白皮书。该报告借鉴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300个社会创新者的调查数据,以及各国构建人工智能社会创新生态系统的90项举措,通过前沿...
7月1日清晨,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与往常一样,走进位于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的办公室,查看海洋创新药研发进度表。, 今年85岁的管华诗,致力于海洋药物研发40余年。2016年,他倡导发起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崛起为目标,以创制海洋新药为导向,汇聚国际一流的海洋药物研发队伍,对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全面、有序的开发。, 为什...
, 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中国科考队员徒步前往东洛文冰川采样点。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位于斯瓦尔巴群岛新奥勒松地区。数十年来,中国在极地尤其是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不仅扩展了对冰冻圈的理解,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还通过国际合作和知识共享等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深一脚、浅一脚,迎风冒雪,登上新奥勒松冰川取雪采...
在幽暗的中国南海海底3500米处,1000多根千米高的线缆,两两相隔约百米,竖排成覆盖约8立方千米海域的巨型矩阵。不计其数的中微子如幽灵般光速穿过矩阵,“点亮”了线缆上串着的一盏盏篮球大小的玻璃球“圆灯”,捕捉着中微子带来的宇宙信号。, 这样科幻故事般的场面,描绘的正是南海中微子望远镜计划,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牵头的大科学装置。, 与光学、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