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打造网络育人品牌 把能源报国种子“撒入”学生心中

  光明日报记者周洪双光明日报通讯员王天崇,  “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钻头,其实很不简单,它是西南石油大学校史馆的镇馆之宝,见证了我国石油工业装备制造的发展历程。”前不久,一部名为《让世界用上中国钻头》的微视频在网上走红,该视频讲述了西南石油大学教授马德坤带领团队持续攻关,掌握核心技术,使我国石油钻头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依赖进口到远销国外的故事,感动了...

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作者:何秀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202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将“拥有强大的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列为科技强国必须具备的5个基本要素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

国内首款42kW智算风冷算力仓正式发布

  近日,四川省天府云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能投天府云)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国内首款42kW智算风冷算力仓,单机柜可部署AI服务器的数量是传统风冷机柜的6倍以上,实现业界风冷单机柜功率密度从3~7kW到超高密度42kW的跃升,在提升算力密度的同时降低能耗,相比传统风冷数据中心整体节能25%以上,是目前最佳的且经过大规模实践验证的高密风冷智算中心建设解决方案...

张朝阳对话徐一鸿:谈量子物理、天体力学、相对论

  7月13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与著名物理学家、德国洪堡研究奖获得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徐一鸿教授展开了一场物理对谈,二人从量子世界、天体力学谈到相对论起源等,讲述多领域的物理学发展历程,探讨物理科普的价值与物理直觉的重要性。这场高密度的知识对谈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  谈物理学史:徜徉不同领域的发展历程,  ,  天...

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学术周“电力多能互补青年科学家沙龙”在京举办

  7月12日,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北京学术周上,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承办的电力多能互补青年科学家沙龙在北京举办。,  沙龙聚焦“双碳”目标背景下风光水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电力多能互补发展科技创新需求和方向,邀请30位青年科学家及有关专家,围绕如何发挥多种能源互补的组合优势,如何提升多能互补的调节性能、如何发挥多能互补的一体化集控优势、如何深入挖...

【光明论坛】“大农机”为“大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光明论坛】,  作者:李翠霞(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大农机”已经成为“大农业”的主力军。“大农机”的“大”并不是指机械本身之大,而是指农机的种类多、动力强、科技含量足、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大等。农机进步的一小步,往往是农业发展的一大步。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把发展农...

在太空给大气云雨做“CT”

  【青春之我】,航天科技集团九院七〇四所“星载降水测量雷达项目团队”工程师张川川,  今年4月16日,风云三号G星已在轨工作整整一年了。它先后捕捉到“玛娃”“泰利”等台风系统的三维立体结构,并在2023年以来的一些气象监测中精准监测大气三维精细结构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了宝贵的观测数据。,  自主研制这部雷达,项目团队整整花了17年时间。一群心怀航天梦的青...

探问风的性格 琢磨云的脾气——走近青年气象工作者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青年气象工作者】,  光明日报记者王美莹光明日报通讯员祝子津,  一支铅笔、一沓自记纸、一台电报机是老一辈气象观测员的“老三样”。而如今的气象工作者,能综合运用地面自动观测站、风云气象卫星等多渠道的数据,实现气象预报的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与可视化。,  北半球的夏季已来临,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旅游活动,样样离不开精准的气象预...

在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彰显中国担当

  【特别关注】,  作者:余静(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教授),  人民至上,关注全人类福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主题是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始终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将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厦门实施6个典型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深圳打造“山、海、城”于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