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山新发现摩崖石刻137处

  中新网西安7月24日电(杨英琦张振)记者24日从西岳庙文物管理处获悉,2023年10月至2024年6月华山摩崖石刻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专项工作共统计建档石刻739处,对照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602处石刻,本次调查新发现137处。年代最早的石刻为北宋元祐三年“游师雄观黄神潭留题”,石刻书法类型丰富,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图为西岳华山一景。...

超长长长预售!一年前买的专辑为何现在还不发货?

  中新网北京7月24日电(记者王诗尧)“超长预售”维权事件再发!日前,有网友发文控诉娱乐平台“一直娱”拖欠签售专辑不发货,有的甚至长达一年,目前已有数百名粉丝建立“维权群”。,,  网友发文维权。,  拖拖拖,新曲变旧歌,  进入数字音乐时代,尽管歌手们发行实体唱片的情况正在逐渐减少,但仍有许多歌手重视实体专辑制作,歌迷们也希望收藏自己喜爱歌手的专辑。,...

内蒙古二长渠墓群发掘为北宋丰州故城研究添新证

  中新社呼和浩特7月24日电(记者李爱平)记者24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内蒙古准格尔旗二长渠墓群考古发掘最新成果,为北宋丰州故城研究再添新证。,  考古部门称,为配合准格尔旗古城煤矿露天开采第四期项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准格尔旗二长渠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已初步完成49座砖室墓以及7座小型土坑竖穴墓的清理,并对附近一处建筑台基进行了...

古之雅事 今之乐事——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李健苏雁,  7月22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江苏宜兴落下帷幕。虽然江南夏日炎炎,但活动期间,宜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8.69万人次,超过16万名观众涌入窑湖小镇,沉浸式体验非遗大集,感受非遗魅力。,  守正创新,保护传承再上新台阶,  夜色微澜,群山如黛。开幕式上,由无锡市歌舞剧院带来的《锡绣芳华》通过曼妙的舞姿将...

一“越”千年——绍兴稽中遗址揭开越国都城神秘面纱

  光明日报记者陆健光明日报通讯员秦宇杭,  越国时期大型木结构水井、越国时期筏状地栿建筑、越国时期的马遗骸……经历5个多月的抢救性发掘,在地下沉睡了约2500年的越国大型建筑基址揭开神秘面纱。,  在国家文物局近日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发布了四项重要成果,浙江省绍兴市稽中遗址最新考古成果位列其中。结合文献记载,考古专家推测为越...

【我们的家园】创意传承堆绣唐卡 父女接力铺就“锦绣路”

  提起唐卡,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首先可能是绘画唐卡,亦或是刺绣唐卡。事实上,唐卡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还有缂丝唐卡、织锦唐卡、珍珠唐卡、堆绣唐卡等。,  ,图为罗布堆绣唐卡作品《格萨尔王》局部。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在拉萨策门林民族手工传承中心,记者看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拉萨堆绣唐卡)传承人、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西藏一级堆绣唐卡技师罗布的多幅...

文化中国行丨金砖国家诗人走进浙江 以文会友感受江南诗意

  近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在杭州举行。来自金砖十国的72位诗人齐聚西子湖畔,实地采风,感受“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文化魅力。,,  盛夏时节,72位国际青年诗人分组参加“京杭大运河”、“富春山居图”等线路,实地采风。在海宁盐官,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气势,引得诗人们连连称赞。,,印度诗人高塔姆·维格达:我一...

【这些提振经济的好做法】艺术“加身” 顿生“黄金”

  【这些提振经济的好做法】,  光明日报记者黄汉鑫张国圣,  “从重庆大学城到我们虎峰山,就是一脚油门的事。”重庆高新区曾家镇虎峰山村村民唐凤玲站在村口,迎接来往的客人。,  正值周末,游客三五成群,漫步山林古道,一边踏寻山野之趣,一边欣赏艺术家的精品力作。,  “别小看我们山窝窝,来的文艺青年还不少呢。”说起村里的变化,唐凤玲停不下,“以前可莫得现在...

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学思践悟】,  作者:代生(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关国家文化安全和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