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老家》:“曲艺+方言”展现人间烟火

  中国文化报驻河南记者张莹莹,  前不久,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闭幕式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河南的方言话剧《老家》被授予展演“优秀剧目”奖牌。,  方言话剧《老家》是“三老”(《老汤》《老街》《老家》)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于今年1月首演。该剧以郑州市的城乡接合部为背景,讲述了房东范二爷与来自各地的租客在小院中发生的温馨故事。全剧可以...

戏服“开口”话传承

  近日,戏曲题材话剧《万火关》在北京人艺小剧场连演10场,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该剧以戏曲服装作为主角,以“戏服寻人”为叙事主线,串联起几代戏曲人不同的命运故事,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命运与走向的思考。,  “大靠”是传统戏曲中武将的铠甲,设计精美,穿戴讲究,不只是简单的演出服,更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一部分,彰显着演员所扮演人物的尊严和荣耀。《万火关》别...

说出唱出中国精气神

  龙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独特标识。新的时代,龙的精神也在不断呈现新的演绎。近日,优酷出品的节目《说唱梦工厂》发布本季主题曲《龙Loong》,以中文说唱的形式传播中华文化。,  《说唱梦工厂》中的说唱音乐人来自重庆、湖南、新疆、西藏、山东、内蒙古、广东等地多个城市,呈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多元与繁荣。更有来自海外的华人青年,用说唱表达自己深...

《庆余年2》:古装改编的续命之作

  曾念群,  《庆余年2》开局遭遇低分潮,不仅豆瓣开榜7.0分,远低于第一部7.9分的终评,前9天获评一星、二星的占比分别为5.7%和15.1%,远高于第一部同期的3.1%和3.3%。,  《庆余年2》被打一星、二星并不冤。从第一部结尾的范闲之死到第二部起死回生,观众翘首期盼了整整5年,都寻思着小范大人会先来道什么样的开胃菜解馋,结果是个对付了事的果盘,而...

50余部影片定档暑期档

  记者袁云儿,  随着6月的到来,2024年暑期档即将拉开帷幕。根据猫眼专业版,截至5月30日,已有53部影片将在未来三个月上映,涵盖动作、动画、爱情、喜剧等多种类型,其中多部作品兼具品质、阵容和话题,有望在暑期档获得高票房。,,  端午档三部新片海报:《扫黑·决不放弃》《谈判专家》《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作为暑期档的开篇,为期三天的端午档已有1...

舞剧《咏春》:武舞相融 以舞化心

  作者:赵士军(原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杂志社社长、国家一级编导),  舞剧《咏春》以独特的“双非遗”题材,将中华民族传统武术与当代舞蹈融合,展现了舞蹈与武术精神的碰撞。该剧用“立足”“彷徨”“理想”“离别”“困境”和“传承”六幕,塑造了以“叶师父”为代表的武学英雄形象和半个世纪后电影《咏春》摄制组团队怀抱梦想、追梦英雄的普通奋斗者形象,以当代视角诠释英雄...

舞台艺术创新还需向生活深处开掘

  【舞台艺术众家议】,  作者:陈建忠(中国文联首批特约评论员、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一级编剧),  艺术家对生活的挖掘有多深,生活的回报就有多厚。平凡日子里的悲欢离合,每个人的梦想希冀、信仰追寻、家国情怀,生活的热浪蒸腾、时代的气息涌动,都可以成为舞台上最生动的表达。向生活深处开掘,永远是创作的法宝,也是摆脱内容同质化、人物扁平化、表现单一化的最根本办法。,...

蓬勃发展中的小剧场:迎来机遇与挑战

  作者:李茜、杨晓茁(分别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主任、戏剧管理系博士研究生),  近年来,小剧场演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演出场次达18.69万场,比2019年增长471.07%,票房收入和观演人次也实现了翻倍增长。作为打造新生活方式、构建城市文化生态、创新城市文化产业业态的重要途径,小剧场以其多...

《微暗之火》:双重时空叙事的创新表达

  【视听观察】,  作者:王一川(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微暗之火》带有明显的都市情感题材悬疑剧特点。该剧集中叙述了刑警林方路回到故乡清水镇派出所历练,侦破南雅丈夫徐毅被杀一案的全过程。透过这桩扑朔迷离的案件,该剧揭露了小镇“熟人社会”之下盘根错节的关系,用既具有诗意又跌宕起伏的剧情构成全剧鲜明独特的叙事特色,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观剧热情,并表达...

百年时光中的文明互鉴——评电视纪录片《故乡几万里》

  作者:陈一诺(中国电影评论家协会会员),  每年10月,一群加拿大人会相约到当地的一家中餐馆,一起吃中国菜,唱中国童谣,分享他们的中国故事。令人惊讶的是,聚会延续了近87年从未中断,如今与会者最大年纪超过90岁。一个偶然的机会,这样的聚会于10年前被中国纪录片导演关注到……,  为什么中国成了这群加拿大人终生无法割舍的乡愁?总导演高松历时10年,用客观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