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金融优先发力稳就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近年来,财税金融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针对性更强的政策措施,优先发力稳就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策协同发力、精准发力,助力惠企...

使用“银行”字样要规范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对各类金融产品和金融概念的“名称”越是重视、越是“较真”,越能维护市场秩序和各类经济主体合法权益,  不久前,银保监会、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对“银行”字样使用的主体范围、名称含义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主体进一步整改规范违法使用“银行”字样的行为。,  “银行”是带有金融属性的专业机构名称,具有特定的...

为中小农户进入大市场提供保障

  核心阅读,  近年来,“保险+期货”对涉农品种的支持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保障成效更加显著,呈现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随着涉农主体的参保积极性不断增强,“保险+期货”还需进一步创新,拓展服务农业产业链的广度和深度,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助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作为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的重要创新,“保险+期货”这一...

地方预算基本实现公开化

  近日,财政部发布2021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排行榜显示,地方政府和部门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广东、河北、湖南位列排行榜前三位。,  据悉,2022年8月至10月,财政部对2021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预决算公开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重点关注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2021年度预算和2020年度决算公开情况。这是2015年以来第6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

基金业迎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  2022年,对于基金业来讲,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全球权益市场震荡调整的背景下,多数产品净值经历了大幅波动,“赚钱”效应下降;但这也是收获的一年:公募基金产品数量首次达到1万只,管理规模突破27万亿元触及历史高点,养老目标基金入围个人养老金投资目录,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在监管部门有力推动下,基金业持续深化改革,基础制度日益完善,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上更好地...

财政保障乡村振兴健康发展

,  财政资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粮草军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预算报告也明确,“加强乡村振兴投入保障,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目前,财政资金安排、落实情况如何,取得了什么效果?除了财政资金的直接支持,还有哪些财政政策工具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日前,记者进行了调研采访。...

内陆港搭建开放平台

  山东临清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9%——,内陆港搭建开放平台,,  “我们过去多半都是用汽车运输,用时较长,成本较高,单一的运输模式制约着企业开展出口贸易的步伐。现在通过内陆港班列,仅单趟运输成本就能节省3000多元。”山东博特轴承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涛说。5月7日,在山东临清内陆港,一列发往青岛港的集装箱班列正在编组,临清市龙头企业山东博特轴承的...

世界银行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  2月2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一名女子在市场内购物。(新华社发),  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虽然上调了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但在利率上升的背景下,全球增长已大幅放缓,除个别经济体表现亮眼外,今明两年全球经济整体增长乏力,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是多重冲击给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造成重大挫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风险加剧。,  世界...

宏观杠杆率总体保持稳定

,  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宏观杠杆率季报(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一季度宏观杠杆率从2022年末的273.2%上升至281.8%,共上升了8.6个百分点,升幅明显。其中,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创新高,居民部门杠杆率重拾上升趋势,政府杠杆率升幅较小。,  如何看待一季度宏观杠杆率的结构变化?接下来,宏观杠杆率还会走高吗?在信贷快速增长的过程中,...

消费金融公司再扩容

,  消费金融公司再获扩容。6月30日,由建设银行发起设立的建信消费金融公司举行开业仪式,这也意味着我国消费金融公司从30家正式扩充到31家。据悉,建信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金为72亿元,仅次于蚂蚁消金的185亿元和招联金融的100亿元。72亿元注册资本金中,建设银行出资60亿元,持股83.33%;北京国资公司出资8亿元,持股11.11%;王府井集团出资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