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十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大运河展现出勃勃生机。, 6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活动邀请文博、历史、水利、戏曲、文学等领域的中外嘉宾,讲述他们与运河之间...
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是党中央赋予长三角的重要使命。,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在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指引下,长三角一体化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民生服务领域有了更多跨区域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良的环境质量……, 面向未来,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将在更大...
中新网兰州6月23日电(记者闫姣)“甘肃的温差很大,中午穿短袖吃冰西瓜,下雨的晚上就有秋冬的感觉,要穿上大衣才暖和,还蛮新鲜的。”23日,“说如意甘肃——海峡两岸媒体人走进白牦牛故乡”主题活动在甘肃进行中,台湾青年自媒体人阿雅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这样描述她对甘肃的感受。,, 6月23日,“说如意甘肃——海峡两岸媒体人走进白牦牛故乡”主题活动在甘肃进...
编者按: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文物里的国潮”创意策划项目推出开篇之作:手绘长卷《源远流长——中国大运河漫记》。来看长卷细节!观看视频》》,...
中新网合肥6月25日电(储玮玮)截至6月24日17时,安徽省黄山市各河道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该市188座水库有85座超汛限水位,其中中型1座,小型84座。, 截至6月24日17时,黄山市仍有20条道路受阻。黄山市共接报强降水相关警情1418起,出动各类救援人员65766人次、消防车辆481车次、应急车辆3207车次、舟艇160艘次,疏散营救遇险被困...
新华社哈尔滨5月7日电(记者徐凯鑫)5月7日,“插秧专列”K5161次列车从绥化站驶出,来自黑龙江省绥化市等地的300余名“插秧客”乘坐该专列奔赴三江平原进行春耕生产。, 在站前广场,车站工作人员手持指示牌,引导农民在遮阳篷下有序候车。伴随一声声列车进站的提示音响起,农民们纷纷拿起行李,踏上驶往垦区的列车。, “这趟列车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变化”...
“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殷嘱托。大运河全长3200公里,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
, 新华社发(吴树建 摄),...
中新社太原6月24日电(杨静)“第一次来到中国,‘打卡’山西古建,体验非遗文化,还感受到了快捷的城市交通和便捷的支付方式。”来自印度尼西亚的“00后”男孩吴本勋24日谈了自己对中国的初印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织,很有意思。”, 当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山西中华文化学院承办的2024年华裔青少年探寻三晋之旅正在进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2...
, 波涛荡漾,史册留痕,大运河如一部穿越千年的史诗,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2014年,它荣登《世界遗产名录》,古老辉煌获世界认可,新篇章由此揭开。十年光阴荏苒,大运河依旧奔流不息,且在保护传承中焕发新生。“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在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多方联办的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于扬州启幕,共襄盛举,续写这条古老河流的崭新篇章。, 守护为先,文脉绵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