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举行

  新华社哈尔滨6月26日电(记者朱悦)6月26日,中央宣传部联合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在哈尔滨尚志市举办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  2024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着力加强农村思...

潮起海之南 风扬自贸港

  【文化流淌】,  作者:李孟伦(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海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海口这颗位于海南岛北部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交汇点,丰富的历史文化、海洋区位优势带来的经济活力,共同绘制出了一幅独特而绚丽的城市画卷。,  海岸经济的发展使得海口的海洋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海洋文化是海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包容、创新...

交通运输部:加快水运智慧化升级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訾谦,  持续提升港口服务智慧化水平,  “目前,智慧港口正逐步成为水运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一些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重要转变。”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表示,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入推进码头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设备以及堆场装卸设备等自动化,我国港口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和应用规模总体位居国际前列。,  ...

中国工程院院士畅谈工程科技

  光明日报北京6月26日电(记者陈海波)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2024年中国工程科技论坛26日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一堂,畅谈工程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和问题,为我国能源安全、生物制造、新药研制等建言献策。,  周守为分析了我国能源现状和发展趋势。他坦言,我国是能源大国,但不是能源强国。如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机构不合理、油气供应安全面临挑战等。,  谭天伟关注...

嫦娥六号返回器完成开舱取样

  光明日报北京6月26日电(记者陈海波、张蕾)26日下午,嫦娥六号返回器开舱活动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举行,为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实施阶段画上圆满的句号。,  活动现场,科研人员对嫦娥六号返回器进行开舱,检验关键技术指标完成情况。样品取出后,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地面应用系统、探测器系统代表签署了交接书。后续,地面应用系统的科研人员将按计划开展样品储存、分析和研...

中国科学院院士纵论前沿科学

  光明日报北京6月26日电(记者齐芳、张胜)26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期间,学部第九届学术年会全体院士学术报告会在京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鄂维南、樊春海、邵峰、徐义刚、龚旗煌、杨孟飞,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盖博·施德潘聚焦科技前沿和可持续发展,分别作学术报告。,  鄂维南以“数学与人工智能”为题,分析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态势和我国相关领域发展现...

OpenAI:推迟发布语音助手以保更佳处理用户要求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25日宣布,推迟发布ChatGPT语音助手功能,以确保其能安全有效地处理海量用户要求。,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美国彭博新闻社评论,OpenAI努力想在人工智能领域日益拥挤的赛...

超大型数据中心的节能账(美丽中国·重大工程中的生态细节③)

  核心阅读,  作为“东数西算”工程规划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贵州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依托当地气候凉爽、能源丰富、地质条件稳定等生态优势,将主要山体、水系作为总体规划优先管控要素,提升算力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节能降耗,探索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作为“东数西算”工程规划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依托当地气候凉爽、能源丰富、地质条件稳定等生...

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问世

  科技日报青岛6月26日电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1.0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该车较传统地铁车辆减重11%,将引领地铁列车实现全新绿色升级。,  该车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青岛地铁集团研制。目前,列车已完成厂内型式试验,按照计划,年内将在青岛地铁1号线投入载客...

地理空间AI技术底座SuperMap AIF出炉

  科技日报北京6月26日电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我国新一代地理空间AI技术底座——SuperMapAIF正式发布。,  地理空间AI技术是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软件技术相互融合的统称。据了解,SuperMapAIF由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图软件”)研发,具有模型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