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营结营

  盛夏七月,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两千余名师生相聚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营(以下简称“北京营”),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核...

一件短袖里的绿色“门道”(我们的低碳生活)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  前不久,浙江杭州市民小俞在网上购物时,一款写着“面料来自海洋废弃塑料物”宣传语的短袖,引起了他的好奇。,  去年10月30日,来自浙江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这项探索不仅致力于破解海洋塑料...

智能化预测预报农作物病害(创新故事)

  给庄稼“看病”,农技人员一般先要到田间地头去实地采样,再到实验室化验分析,找出致病的真菌、细菌等,然后根据经验来判断病情,给出防治办法。这种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预报时效性和准确率、防控效果难以让人满意。,  能不能采取智能化的办法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开始了小麦赤霉病的监测预警研究,先后建立了小麦赤霉病机理...

气候变化或干扰地球自转

  来自瑞士和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监测了气候变化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他们认为,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正在不断扰乱地球的自转,导致每日时长(即日长)变长。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这一趋势还将加速。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  研究人员警告称,日长变长等变化初时不易被人察觉,但它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连锁反应,包...

“基因魔剪”将B细胞变成抗体工厂

  科技日报讯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利用“基因魔剪”——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人体免疫细胞B细胞变成体内的微型监测机器和“抗体工厂”,生产专用抗体来摧毁癌细胞或艾滋病病毒。而且这种方法稍作调整,可以用于生产其他抗体,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关节炎等疾病。相关论文发表于7月22日出版的《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癌症和艾滋病是人类在医学领域面临的两大...

早期小型哺乳动物生长慢但寿命长

  科技日报讯据新一期《自然》发表的研究,早期小型哺乳动物的寿命和发育期可能比体重相近的现代哺乳动物更长。,  现代哺乳动物通常在幼年生长迅速,但成年后就停止生长。与体型较大的哺乳动物相比,成年体型较小的哺乳动物通常发育迅速、成熟更早、寿命更短、产仔更多。哺乳形类(早期哺乳动物及其已灭绝近亲)成体体重很小,不到100克,可能比今天的小体型哺乳动物寿命更长。...

远古发现丨我国科学家破解15.6亿年前“圆盘化石”身份之谜

  新华社南京7月29日电(记者王珏玢)在地球演化的长河中,生命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一直是科学家探索的谜题。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球-生命系统早期演化”团队对我国华北燕山地区15.6亿年前的一类圆盘状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这类知名的疑难化石并非此前所认为的多细胞真核生物,而是微生物形成的群落。,  这一发现为我们了解前寒武纪时期的远古化石提...

果蝇研究揭示只有母系线粒体被遗传的机制

  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29日电(记者王卓伦)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所研究人员在果蝇研究中揭示了只有母系线粒体被遗传的机制,有望推动辅助生殖等技术发展。,  公报说,在有性生殖的植物、真菌、昆虫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中,生殖过程中受精后,几乎所有物种的父系线粒体都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父系线粒体被数量巨大的母系线粒体稀释...

月狐数据:洞悉数字经济 精准拉动消费增长

  7月25日,第十三届财经峰会&Amazing2024创新企业家节在京举行,极光旗下月狐数据受邀出席发表演讲,并荣获“2024科技创新引领奖”。,  CFS财经峰会设立于2012年,是集国内众多财经及大众媒体之力打造的一项大型活动品牌。本次大会主题为“寻找中国经济新动力”。峰会旨在汇聚和分享商业智慧,探寻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动力。本次峰会吸引超过...

智能制造提升美丽产业能级

  【现场目击】,  光明日报记者冯家照高建进,  车间内,操作熟练的工人们仿佛在编织着夏日海边的欢畅与活力。流水线上,色彩斑斓、款式各异的泳装材料如彩虹般流动,经过一道道精细的裁剪、缝制、熨烫等工序,一件件既时尚又舒适的泳装逐渐制成。,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30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