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5月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我国旅游业取得的突出成就,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昔...

《财米油盐》| 楼市重磅政策,放了哪些“大招”?

  伴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房地产政策也在动态调控中迎来了新一轮重磅优化。,  重点一:下调首付比例下限,  对于买房人来说,首付比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刚需型还是改善型需求、购买首套还是二套,低首付将直接降低购房者的“上车”门槛。,  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宣布将首...

财经观察:从社会服务业指数上升 看中小企业发展新机遇

  聚焦4月份国民经济数据,  方经纶,  去西北吃美食、到西南看“村超”、在江南赏春色,文旅市场“百花齐放”;清明档票房表现为对应档期历史最高,达到8.42亿元……种种迹象显示,4月份,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与此同时,服务业也是推动中小企业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高于2022、20...

【文化中国行】我国已初步构建类型丰富的博物馆体系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多地博物馆接待量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历史文化正以生动可感的面貌走进公众视野。,  国家博物馆的红山C形龙、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面具、殷墟博物馆的甲骨,这些星光熠熠的文化瑰宝吸引不少观众“为一馆,奔赴一座城”。,  湖北省博物馆展...

【发现最美铁路】西成高铁联结秦蜀,让美景与繁荣同行

,  注重生态保护,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西成高铁穿越秦岭山脉,沿线自然风光旖旎,生态资源丰富。在西成高铁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铁路部门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长达30多公里的高铁鸟类防护网、大熊猫走廊带、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珍稀动物留下生命通道。此次活动中,“发现团”成员看到了郁郁葱葱的山林,清澈见底的溪流,珍稀的动植...

文旅“热”澎湃经济脉动

  “每个城市都来了一亿人!”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旅游占据“顶流”,网友形容各个景点都是“人从众”。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5月1日,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蒋李村,游人在芍药花海里赏花游玩。新华社发(刘勤利摄),,  ...

12.9亿人次“打卡” “博物馆热”彰显文化自信

  博物馆,到底有多“热”?国家文物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备案博物馆达到6833家,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全面超过2019年水平……可见,“到博物馆去”已然成为社会新风尚,为人民群众提供着丰厚的精神滋养。,  观众正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内参观。人民网记者韦衍行摄,  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方寸之间透视文...

人民财评:经济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社会预期持续改善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4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其中,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工业、出口、就业、物价等主要指标总体向好,社会预期持续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型消费场景的潜力逐渐释放,形成了不断增长的消费新动能。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虽略有回落,但随着各地...

【发现最美铁路】串联文化“明珠”,绘就壮美山河画卷

  连日来,由网络媒体代表、铁路融媒体工作者等组成的“发现最美铁路·春涌秦巴走西成”发现团一行走进西成高铁途经县市,深入探访西成高铁为沿线地区带来的崭新变化。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运营,将沿线城镇串联成线,让巴蜀大地彻底告别了“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历史。6年多来,这条穿越秦岭的“新蜀道”,让沿线地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西成高铁全长658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