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双碳”目标互融共赢

新闻来源:徽州新闻中心 日期:
  【新质生产力研究】,  作者:邵 帅(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崔兴华(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双碳”目标互融的内在逻辑,  “双碳”战略的实施为培育新质生产力铸就绿色基底。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本身就是培育绿色生产力的过程,尤其是以新能源技术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势必会推动社会生产变革,催生新型生产资料和新的劳动对象,是培育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同时,“双碳”目标正在系统推进产业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现代化产业向资源富集、环境友好的地区合理布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绿色低碳发展,可为培育绿色生产力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此外,实现“双碳”目标的“1+N”政策体系已构建完成并持续落地,其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贯穿于经济体制,为塑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创造了条件。,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双碳”目标兼容并进,共助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双碳”目标的统一性在于二者均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者互为支撑,兼容并进。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突破和超越了传统生产力与自然对立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展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能力,是一种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双碳”目标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政策导向,不断激发绿色消费需求和低碳产品供给,由此出现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进而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发展绿色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新能源既是推动和支撑绿色生产力形成的重要能源基础,也是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中一系列艰难任务的根本出路。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新能源来支撑。新能源代表着能源生产从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型,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高比例利用,将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能源动力。另一方面,新能源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生产力进步与绿色低碳协同的破解之钥。新能源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应用,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也是实现多重目标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  完善体制机制是塑造新型生产关系的制度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新的实践和产业发展也需要相应配套的新型生产关系与之相协调,体制机制是新型生产关系的具象化表现。然而,目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推进仍面临创新资源配置机制不健全、碳交易市场建设不完善、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滞后等体制机制障碍。只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才能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为推动绿色低碳产业与新质生产力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双碳”目标互融共赢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