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朝大海绘新图
新闻来源:徽州新闻中心
日期:
面朝大海绘新图,
, 7月3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轮船在停泊作业(无人机照片)。近年来,山东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推进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 碧海蓝天,货物通达,航运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7月10日,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在我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拉开帷幕。作为国内门类齐全的航运产业综合性展会,来自国内外的400余家航运相关单位齐聚,发布最新动态与成果,探讨产业发展新趋势、新理念、新路径。,
从港口,向大海进发, 地当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天津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依港而生、向海而生。, 今年以来,天津港来了不少“新朋友”。从年初开通的“智利—天津车厘子直航快线”火爆出圈,8300吨智利车厘子进入京津冀主要果蔬市场,到中远海运南美东线、中远海运美东线、达飞海运中美线等新航线接连开通,有效扩充至美洲地区的航运资源,一条条海上通道正在不断织密。, “山东省港口集团从‘一群港’到‘港口群’,积极推进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鲁港轩说,整合后的山东港口,形成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格局,打破了过去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的桎梏。, 港口吞吐量是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的“晴雨表”。交通运输部6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5月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8%。, 与会的克拉克森研究公司全球负责人史蒂夫·戈登表示,中国海运贸易近期增长强劲,尤其是中国经济转型对航运贸易存在积极影响。,
用科技,绘“蓝色动力”, 在博览会现场,一件件“硬核装备”模型被搬到了现场。中交一航局党委宣传部二级主管乔庆旭指着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一航津安1”的模型说,它是安装能力大、沉放精度高的沉管施工专用船舶。, “我们历经3年的时间,在设计、研发、建造及施工管理系统方面均实现了自主研发,这艘一体船将世界跨海沉管隧道建设引入智能化时代。”乔庆旭说。, 穿江越海,天堑通途。乔庆旭骄傲地说:“从港珠澳大桥施工开始,至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十几年时间内,中交一航局努力将世界跨海沉管隧道施工提高到新高度。”, “海葵一号”“海基二号”“深海一号”……博览会上,还有不少“国之重器”模型集体亮相,展现了近年来我国深水开发“劈波斩浪”,海洋装备制造“抓在自己手里”的过程。, 不少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等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部分大型海工装备配套产品国产化率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
延链条,提服务能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