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整治“小金库”顽疾:违规“私房钱”缘何屡禁不绝
新闻来源:徽州新闻中心
日期:
虚报冒领、私设私分 违规“私房钱”缘何屡禁不绝, 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违规设立‘小金库’并使用‘小金库’款项”;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原总经理王福亮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套取‘小金库’资金供个人使用”……在近期发布的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中,多起涉及“小金库”问题。,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近年来随着各地深入整治,财务管理日渐严格,私设“小金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仍时有发生。“小金库”为何禁而不绝?整治“小金库”顽症还需在哪些方面发力?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粮库私设“小金库”长达18年,虚报冒领、套取公款作为“私房钱”, 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粮食收储中心,8座高大的平房仓里储存了数万吨小麦。粮仓离心风机高速运转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为仓内的新粮进行通风干燥。, 去年以来,城阳区纪委监委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接到关于城阳区粮食收储中心的巡察问题线索后,办案人员先从财务查起,分批调取该中心20余年的账目,查询对公账户流水等,邀请专业审计人员参与可疑账目审核,发现该中心存在虚报冒领、套取公款并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严肃查处城阳区原财贸局党委书记、局长,原粮食局局长刘某忠,城阳区粮食收储中心前后两任主任刘某泽、徐某以及财务科原科长纪某刚等6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