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范长江行动 香港传媒学子甘肃行之2/甘肃简牍博物馆 助港生“牍”懂丝路文明

新闻来源:徽州新闻中心 日期:
  左图:不同尺寸、保存完好的简牍吸引了学子的目光。右图:陇港两地传媒学子仔细观看甘肃简牍博物馆内陈列的文物。\大公报实习记者倪思艺摄,  文物静默,汉字有声。作为简牍大省,甘肃境内出土了6万馀枚简牍,记录了古时政治、经济到社会民生的历史面貌。7月20日下午,参加“2024范长江行动甘肃行”的陇港传媒学子打卡甘肃简牍博物馆。“裤子破了一个大洞,遇到困难时也向朋友求助一条裤子,古人与我们仿佛有共同的烦忧。”香港学子感叹,简牍之上的文字,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让参观者感到历史其实并不远,距离如此之近。\大公报实习记者 高榕曼、蔡乔恩、罗倩昕兰州报道,  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硕大的写满大大小小古字体的简牍墙呈现在观众面前。根据长宽尺寸,简牍分为不同类别:长条形较窄的称简,长方形较宽的称牍,多棱形的叫觚,还有两行、封检、削衣等。从材质来说,南方多竹质简牍,北方多木质简牍。置身于展览大厅,四周堆满简牍,鼻尖是淡淡的竹墨香气,仿佛置身于古时书院之中。,  简牍生动内容 填补史籍“盲区”,  在2023年9月,甘肃简牍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千馀枚见证汉代丝绸之路繁盛的珍贵简牍首次集中亮相,其中绝大部分为考古发现后首次展出,包括国宝级文物《四时月令诏条》墙壁题记、居延里程简、康居王使者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