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气温飙升,预防中暑成了当务之急。如何快速识别中暑、正确解暑?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应急办的专家跟大家聊聊预防中暑的误区。, 误区中暑的人体温都高, 真相热衰竭患者的皮肤有可能是冰凉且潮湿的。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正确做法此时患者仍然需要降温,应立即饮用清凉不含酒精的饮料,适当通过湿敷、泡...
日前,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关于加强2024年汛期血吸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部署汛期血吸虫病防控工作,防控急性血吸虫病发病与暴发流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也提醒人们汛期谨防感染血吸虫。, 血吸虫病是一种经水传播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畜接触了含血吸虫尾蚴的水体(即疫水)就可能感染血吸虫。尾蚴是指扁形动物门吸虫纲中某些动物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2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据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魏文斌介绍,“手术可以治愈近视”是目前常见的误区。手术并不能解决近视本身带来的眼球结构变化,进行近视手术以后仍要每年进行散瞳检查眼底,防止出现近视相关的眼底并发症。, 魏文斌表示,到目前为止,研究显示,近视还是不可能治愈的,近视的发展也是不可逆的。儿童近视一...
7月19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的伤医事件再次将医护人员的安全问题推到了公众视野。这起事件不仅是李晟医生个人的悲剧,更是对医疗行业安全环境的严峻考验。社会各界必须立即行动,构筑起医护人员的安全防线。, 据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微信公众号消息,该院心血管内科李晟医生7月19日遭暴力伤医不幸去世。, 消息传来,令人痛心不已。据媒体报道,在被持刀...
儿童青少年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22日,国家疾控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公共卫生综合防控技术导则》,明确三级预防干预技术和相关标准,部署综合防控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问题。新华社记者专访相关疾控专家,就防控要点进行解读。, 看点一:构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约为1...
日前,由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老年健康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红漫主编的《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与施策(2023-2024)》(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 蓝皮书历时2年成稿,收录了25篇研究论文和报告,重点探讨了我国健康老龄化研究与施策近年来的发展热点、核心特征以及未来走向,以理性、实践视角,全面而深入地...
夏日炎炎,冷饮成为许多人消暑的首选。刨冰、冰杯等各种冰品在夏季大受欢迎,它们不仅能带来清凉,还能在闷热的夏季给人们带来快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边姗姗提示市民,天气炎热,追求清凉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健康。冰品作为夏日消暑的佳品,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凉爽和快乐。然而,也要警惕其背后可能隐藏的健康隐患。通过控制饮用量和频率、选择合适的时间,并关注自...
除了中暑,高温天气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有一些疾病早期的症状跟中暑比较像,也需要提高警惕。今天,北京地坛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常宇飞就来跟大家介绍三种容易拿中暑当幌子的疾病。, 急性心梗, 高温季节,中暑和急性心梗都是高发疾病,两者发病早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乏力等。, 与中暑不同,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胸部疼痛,可能伴有...
间歇性断食和持续少吃都会影响体重,但这两种饮食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尚不明确。, 日前,《自然·通讯》发表的一篇论文称,美国斯基德莫尔学院的研究人员在一项小型试验中发现,和限制热量、采取有益心脏健康的饮食方式相比,间歇性断食并设定蛋白质配比的饮食会增加肠道微生物组的多样性。这一发现有助于帮助科学家理解肠道微生物组和机体代谢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可能为体重管理...
进入暑假,不少家长担心孩子因户外活动不足、近距离用眼多导致视力下降。一些商家看准时机,推出五花八门的近视防控手段和产品,宣称效果立竿见影,可以轻松“摘镜”。记者调查发现,近视防控背后存在诸多乱象,如果选择方式不当,还可能适得其反。, 噱头, 宣称一次见效鼓吹视力恢复, “调理近视、散光、弱视等视力障碍,改善真假性近视,提升裸眼视力”……北五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