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6月23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从扬州出发,探寻大运河作为文化根脉、生态绿脉、经济动脉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这是一件在淮安本地出土的汉代铜鼓,形制较大,鼓面正中有一个太阳,四周环绕着六只蟾蜍,具有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特征。”中国漕运博物馆展厅里,讲解员邱云珂向游客介绍着一件特别的展...
驼铃声声、丝路漫漫, 历史上,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外的重要通道, 沿线文化交流密切, 为了全面保护、研究、利用文化遗产, 2014年, 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联合申报的,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 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年, “从长安出发:丝路申遗成功十周年主题展”,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 ...
视频制作:赵鹏程, 责编:孙 翔, 审签:张达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经略海洋”悠久历史。从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大量海贝,到宋元时期载满龙泉青瓷的圣杯屿沉船,都反映出古代先民向海图强的奋斗历程。上海,是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中国航海博物馆就“停靠”在这里。《文化中国行》今天带您走进中国航海博物馆,寻访从古至今,中国与海洋的交集。, 中国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浦东新区,是我国第一座国家级航海专题博物馆。从正门拾...
大漆工艺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为“永不褪色的东方之美”。在我国古代,大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祭祀等领域,而如今,提起大漆许多人感到陌生。古老的漆器艺术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中,焕发崭新的生命力?来看看一位80后传承者的创新设计。, 早在公元前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期,我国先民割开漆树树皮,采集流淌下来的乳液加工成涂料,便有了光泽明亮、...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3日讯大运河,犹如流淌的史诗,是文脉、记忆、乡愁的代名词,更是如今的人们创新创造的基因库、素材库。,, 济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运河文化的集中体现地,素以“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而闻名。, “一条大运河,千里碧水流,帆船首尾衔,都过济宁州。”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从济宁穿城而过,悠悠运河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不仅催...
,中新社记者张添福摄, 7月3日,记者随青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学笔会参会者,探访了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该馆坐落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柳湾村,收藏着柳湾氏族社会公共墓群出土的近2万件彩陶艺术瑰宝,是中国第一个以展示彩陶系列为主的专题性彩陶博物馆,也是西北地区一处重要的史前文明宝库。图为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内的彩陶塔。,,中新社记者张添福摄, ...
6月27日,我在北京见到了北京大学博雅荣退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原院长邓小南。她的父亲是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邓广铭先生丰厚的学术成果和其“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精神品格,颇为学林所重。邓小南教授承续家风,爱书读书,一脉菁华,满门书香。两年多的时间里,邓小南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完成了清代史学著作《纲鉴易知录》的评注工作。作为《纲鉴易知录》评注本的主编,...
重温革命历史,感受峥嵘岁月,让人热血沸腾。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在“七一”前后,话剧《延水谣》《向延安》《三湾,那一夜》、歌剧《长征》、京剧《江姐》、音乐剧《觉醒年代》等一大批红色题材戏剧作品在全国各地上演。其中,仅国家大剧院在“七一”前后就安排红色主题演出9台21场演出,部分演出一票难求。, 近年来,不少优秀的红色戏剧作品脱颖而出,它们凭借...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跟着影视作品“打卡”、观赏一场花灯巡游,随着暑期到来,我国消费市场再次迎来旺盛的增长势头。, 旅游旺季来临,各地积极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体验,将文化、旅游与体育、商业、影视等相关领域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 “文旅+影视”双向奔赴焕发新活力,《我的阿勒泰》取景地的旅游打卡线路,带领人们探寻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