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马德里6月29日电(记者胡加齐、谢宇智)中国-西班牙“城市规划与文化发展”对话会28日在马德里举行。中西各界百余位嘉宾代表参加对话会,共同探讨城市规划与文化发展领域的实践与经验。,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在致辞中说,城市规划与文化发展对城市文明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城市规划为城市文明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文化发展则赋予城市独特的...
位于阿富汗中部的巴米扬山谷,夜色中万籁俱寂。中国学者邵学成在一处石窟中手持照明灯,对准残存的壁画一隅,兴奋地对记者说:“看!那就是飞天!”,,6月15日在阿富汗巴米扬省拍摄的弗拉迪石窟遗址区一景。新华社发, 2022年11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启动“巴米扬守护人”项目。今年6月中旬,项目志愿者、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苏培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学人小传, 王锳(1933—2015),四川成都人。语言学家。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2年毕业,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遵义师范专科学校、遵义教育学院、贵州民族学院、贵州大学。曾兼任贵州省语言学会会长。著有《诗词曲语辞例释》《唐宋笔记语辞汇释》《宋元明市语汇释》《〈汉语大词典〉商补》《〈汉语大词...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记者董博婷)在中国共产党迎来103周年华诞之际,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再度迎来参观热潮。记者从党史展览馆获悉,从2021年6月18日开馆以来,党史展览馆共接待观众350多万人次,接待团组1万多个,其中青少年55万人次。, 据悉,党史展览馆近期专门整理了纪律建设方面相关的展示内容,重点讲解、加强宣传,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全方位...
中新网嘉兴6月30日电(胡丰盛黄彦君)笔触流畅,蕴含千年韵律;刀法精湛,展现匠心智慧……6月29日,全国第十二届刻字作品展览开幕式在浙江省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秀洲农民画艺术馆举行。, 展览现场,223件作品,涉及竹木、金属、陶瓷、紫砂、砖石等多种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展现形式、刀刻斧凿的技法表现、抒情达意的笔情墨趣,为当地民众奉上了“家门口”的文化大餐。,,...
, “五千年很远,山西却很近”, 在山西这座“中国古建筑的宝库”, 村村有古庙,处处有古建, 看古建,来山西, 你可算是来对了, 多看, 数量高达两万多处的古建筑, 定会让你目不暇接, 满眼皆是古建, 爱看, 各具特色、精美绝伦的古建筑, 定会让你沉浸其中, 和文化撞个满怀, 更要会看, 掌握欣赏要领, 不再是雾里看花,...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快看上海”栏目记者走进《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组,和舞蹈演员王佳俊、朱洁静一起探寻红色电波背后的故事。, 在舞剧电影中,王佳俊饰演的李侠手敲密码的动作贯穿始终。王佳俊说这些暗语并不是随便打的,为了记住密码,他练习了好久。谈到电影中一个很浪漫的镜头——两人相拥,彼此在肩膀敲出“我爱你”和“永远”,王佳俊说,“我觉得这是独属于...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人们走进红色景区景点、展馆,通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张张生动的历史图片、一段段详实的文献资料、一个个动人的党史故事,回首峥嵘岁月、重温红色记忆,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凝聚起奋发前进的精神力量。, 北京·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本报实习记者金洋摄,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总建筑面积14.7万...
【文化中国行】, 光明日报记者耿建扩陈元秋, 7月1日,一批又一批参观者来到西柏坡,探寻精神密码,汲取前行力量。, 西柏坡纪念馆内,讲解员袁晶与同事正在为参观者表演快板《红色情怀西柏坡》。, 时代发展变迁,精神一脉相传。今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已成为一项不断推进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致力于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积极开展...
【两岸听潮】, 作者:刘澈元(广西师范大学桂台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近来,由北京市文联、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北京市台办联合出品创排,海峡两岸艺术家联合打造的话剧《寻味》在大陆各地巡演。一碗牛肉面,串联起身在海峡两岸的一家四代人之间聚散离合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两岸同胞割不断的骨肉亲情。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舞台上娓娓道来的两岸故事,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