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这些细节意想不到

  新华社今日播发深度长文《老字号焕新》,聚焦近年来强势回归人们视野的一批中华老字号,探讨在中国日常消费品产能惊人、国际和国内品牌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下,这些老品牌如何绽放新活力、持久保持竞争力。,  中华老字号平均“年龄”有多大?你知道几个老字号品牌?老字号最扎堆的地方在哪儿?……更多老字号的新故事,一起来看↓↓,,,,,,,,,  记者:谢希瑶、屈婷、潘洁、...

运河文化说 | “大运河织就的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十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大运河展现出勃勃生机。,  6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活动邀请文博、历史、水利、戏曲、文学等领域的中外嘉宾,讲述他们与运河之间...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环球网评:挖掘运河精神内核,在“何以中国”中读懂“盛世中华”

  “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殷嘱托。大运河全长3200公里,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之际,由中央网信办、国家...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漫评:“运”载古今,诠释“何以中国?”

,  波涛荡漾,史册留痕,大运河如一部穿越千年的史诗,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2014年,它荣登《世界遗产名录》,古老辉煌获世界认可,新篇章由此揭开。十年光阴荏苒,大运河依旧奔流不息,且在保护传承中焕发新生。“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在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多方联办的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于扬州启幕,共襄盛举,续写这条古老河流的崭新篇章。,  守护为先,文脉绵延不断...

述评:用香港电影“说好香港故事”

  中新社香港6月27日电题:用香港电影“说好香港故事”,  中新社记者刘大炜郑嘉伟,  “香港有说不完的真实好故事。”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中,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如是说。如今本届特区政府上任届满两年,香港动人的“旧故事”尚未说完,“新故事”已然成章。无论是特区政府抑或是香港社会,都在把这些香港的新旧故事说给世界听。,,  图为位于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的...

文化中国行|当艺术系毕业生遇到汉画像石 走进“复活”的汉画舞蹈世界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7日讯汉梦华章,一舞千年。当舞蹈编导系毕业生遇到汉画像石、汉俑,一起走进“复活”的汉画乐舞世界。,在中国汉代舞蹈史上,图像或文献中的舞蹈极为丰富。其中,神韵飞动的汉画舞蹈线条流畅柔美,造型千姿百态,汉画舞蹈所构成的舞蹈形象,是汉代社会生活中文化与审美的历史写照,也展现出汉代文化艺术的繁盛状况。,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2024届舞蹈编...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运河研究所:2500年的大运河流淌着南北交融的故事

  我们的大运河充满了故事,像中华大地上一个彩色的飘带一样,跨越的地域最长,历史最悠久,积淀大量的人文景观和历史的遗存。它流淌了2500多年,经过历朝历代不断开凿,自北向南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将6个省两大直辖市的沿线35座城市串联了起来。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开挖180多公里的南北走向的邗沟,当年的夫差不会想到,这条邗沟会成为京杭大运河的...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夜游淮安里运河,打卡最早运河文化景点

  “我是从河南郑州过来玩的,带家人一起感受下千年大运河的魅力,尤其是夜景打造得特别美丽。”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两侧,聚集了不少游客正在拍照打卡。,,  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东起淮安船闸,经里运河、京杭运河至五河口,向南经二河、洪泽湖大堤、蒋坝、马坝、官滩至老子山镇龟山村,沿水域长约125公里,串联起淮安大运河沿岸的历史人文景观。,  2014年,中国大运河正式...

文旅部:推动智慧旅游新供给新需求对接

  光明网讯(记者李政葳)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项目备受关注。文化和旅游部在推动智慧旅游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27日,在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一级巡视员王鹤云表示,智慧旅游是数字技术与传统旅游不断融合的结果,是新质生产力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体现。文化和旅游部积极强化政策引领和实践引导,推动完善智慧旅游体系。,  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