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锂电+超级电容器”储能 效能全国前列

  图:广东首个“锂电+超级电容器”火储联合调频项目超级电容集装箱内景。,  【大公报讯】记者方俊明广州报道:记者12日从广东能源集团了解到,目前已投运新型储能规模超80万千瓦,位居广东全省第一。其中,在珠海并网投产的20兆瓦新型储能系统示范项目,是广东首个“锂电+超级电容器”火储联合调频项目,已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  “集...

世界最大抽水蓄能机组投产发电

  图: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12号机。,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8月11日,由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的世界装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12号机组顺利完成15天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该机组也是国内首台大型交流励磁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首台变速机组的投产发电,是中国能源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变速机组...

话你知/中国新型储能 多元技术齐放

  •机械储能:压缩空气、液态空气、飞轮、重力储能等,  •化学储能:合成氢气、天然气等,  •热(冷)储能:熔盐储热、冰蓄冷等,  发展现状,  •2023年,全国已建成投运装机31390兆瓦/66870兆瓦时,较2022年增长超过260%;规划、在建、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达到2500个,较2022年增长46%,其中,百兆瓦级项目数量增速明显,投运100多个...

光伏+生态治理 戈壁沙漠变“绿电厂”

  图:工人在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基地压制草方格。\新华社,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在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布和沙漠边缘,鳞次栉比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涟漪”,板下的黄沙中,沙生植物冒出绿色的嫩芽。远远望去,沙漠中交织出一幅蓝绿相间的画卷,“光伏+生态治理”项目正在改变着乌兰布和沙漠的旧貌。中国正用科技与创新将戈壁沙漠变为“绿电厂”。...

2024年范长江行动 香港传媒学子甘肃行之2/甘肃简牍博物馆 助港生“牍”懂丝路文明

  左图:不同尺寸、保存完好的简牍吸引了学子的目光。右图:陇港两地传媒学子仔细观看甘肃简牍博物馆内陈列的文物。\大公报实习记者倪思艺摄,  文物静默,汉字有声。作为简牍大省,甘肃境内出土了6万馀枚简牍,记录了古时政治、经济到社会民生的历史面貌。7月20日下午,参加“2024范长江行动甘肃行”的陇港传媒学子打卡甘肃简牍博物馆。“裤子破了一个大洞,遇到困难时也向...

非遗文化/一刀一刻皆匠心 小葫芦雕出大世界

  图:阮氏微雕葫芦第三代传人阮琳(后排右一)讲述刻葫芦的知识。\大公报实习记者黄璟瑜摄,  “没想到微雕葫芦在香港那么受欢迎,展示结束后,热情的香港市民纷纷上台与我们合影。”7月20日下午,陇港学子来到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参观交流。回忆起10多年前赴港参加“根与魂”非遗文化主题展览时的盛况,阮氏微雕葫芦第三代传人、兰州刻葫芦省级非遗传承人阮琳依然难掩...

学习历史/八路军办事处旧址 铭记先辈精神

  图:八路军兰州办事处中展出谢觉哉抗战时期居住的房间。\大公报实习记者黄璟瑜摄,  狭窄的房间,破旧的木板床,两张红色老式棉被……在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旧址,“长征四老”之一的谢觉哉与夫人王定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居住的房间进入眼帘。“2024年范长江行动甘肃行”启幕后,陇港学子首站进入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简称“兰州八办”)参观,看到谢觉哉等革命先辈吃苦耐劳、朝乾夕...

热评/一个人 一座城 一种精神

  湛江早在汉代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也是全国首批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乘着改革东风依海兴市。近年,相比起搭载“大湾区快车”的珠三角城市,湛江似乎成了一个“隐秘角落”。不过湛江从未停止过努力奋进的步伐:瞄准“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市”目标,全力打造国家“蓝色粮仓”;成为首个跻身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朋友圈”的湾区外港口……,...

学子手记/夜游黄河映光辉 陇港学子心连心

  图:在黄河游船上,陇港学子一起拍合照留念。\大公报实习记者朱奕臣摄,  美食、音乐、快艇、游船……夏夜的兰州金城关,游人如织。黄河岸边,灯光映衬下,山、塔、桥、楼相得益彰,水面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一路奔腾而下,劈开高山、穿过峡谷,到达兰州。据介绍,兰州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古代丝绸之路上...